導讀:最近在股市里賺了點過節費。在高鐵出行途中,趙成(化名)聽到身邊的旅客在談論股市。這個國慶有點不一樣,股市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談資
“最近在股市里賺了點過節費。”在高鐵出行途中,趙成(化名)聽到身邊的旅客在談論股市。
這個國慶有點不一樣,股市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談資。
伴隨著節前A股暴漲,滬指5個交易日累計漲近13%并突破3300點,不少投資者、金融機構聞風而動,券商紛紛“假期不打烊”,多個業務條線忙加班,為節后市場火爆提前做準備。
有券商營業部在門前寫著標語,“十一不放假,開戶請入內”。也有券商從業人員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本來的度假計劃泡湯了,今年行情擔心(后臺)出問題,所以趁十一要做系統擴容,我們在輪流值班。”
日前,多家腰部券商甚至頭部券商打起“開戶戰”,大V引流開戶的現象日漸增多,一個有效開戶傭金漲至千元。而此前監管曾明確表示,大V引流開戶給獎勵不符合監管規定,證券公司不得開展相關合作。
大V引流開戶,號稱“有券商獎勵有效戶1個千元”
“我一直把我的角色定位為買方,所以賣方拋來的合作都很謹慎。但最近,明顯感到賣方非??犊?。一個月以前,私信我的有效戶開戶合作,方案是200元一個。上個星期漲到了800元。昨天(十月1日),最新的報價已經到了1000元了。整個行業都被這波大漲激活了。 ”有大V公開表示。
也有大V公開表示,最近有券商找自己開戶,每戶回扣達到500-800元。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最近,已有不少大V打著低傭金開戶的噱頭為券商導流。相比以往,當前引導開戶手段更為隱秘,通常是進群及加微信,開戶時填寫邀請號進行,以往則是直接在公眾號或微博掛鏈接。
日前,有大V“藥神林小仙”在微博公開表示,“開戶炒股,趕緊找我”,并且開展“饑餓營銷”,稱“我們的群已經接近400人,所以只能留出50個名額給新人,欲開戶從速。”其搭檔有400萬粉絲的大V“鮑迪克”也表示,開戶找他也行。
貝殼財經記者私信該大V獲悉,開戶鏈接微博的對話框無法顯示,需要先加微信才行,而面對不同的資金量,他們提供多家券商的開戶方式,包括國海證券、財達證券、東莞證券、中山證券等。
對方表示,從傭金來看,一般都是萬1,中山證券稍高,萬1.2。“但其實沒什么區別,資金量在10萬-25萬元,一年的交易下來可能就差一杯奶茶錢,服務更重要。”在他看來,中山證券的服務最好。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大V“左側右側都交易”表示,自己給大家爭取到最大福利頭部券商華泰證券,并聲稱自己也是在他家開的戶,“加截圖企業微信,回復微博名即可享受VIP待遇。”
還有大V“貓在飛fly”直接在微博建群“牛回速歸開戶群”,貝殼財經記者進群發現,該大V導流開戶的是國投證券,主打萬1低傭,微信掃碼即可跳轉國投證券的鏈接直接開戶。
大V“葉艾茂”發布微博給出近期基金購買的策略,并給出華西證券某營業員的微信二維碼引導開戶。也有百萬粉絲大V“帽子哥聊財經”表示,要開戶的抓緊,你們要先人一步,不然到時候可能要排隊,其導流鏈接的是華安證券深圳某營業部從業人員的企業微信二維碼。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在低傭金之下,還有券商推出傭金包。某財經自媒體“大貓財經”組建多個微信群表示,自己給大家準備了大福利,以前炒股券商最低給到的是萬0.8的傭金,現在則有了新產品——傭金包,598元包年。“有些大戶年交易額10億、20億,以前傭金就是10萬、20萬,現在598塊錢就搞定了。”
為何推出如此優惠的產品?據其表示,“這家券商現在排名30,想沖規模。”所以首先需要開戶,如果交易頻繁,資金大的用戶可以購買傭金包。貝殼財經記者點開鏈接,發現這家券商是華西證券。
此前監管規范“大V”導流開戶:證券公司應停止相關合作
大V導流,監管早已有所規范。
早在2021年11月,貝殼財經記者曾報道,彼時,監管發布通報對券商和“大V”的合作開展網絡直播、客戶引流等活動進行了規范,明確了相應的監管要求。
監管明確,引流開戶是一種客戶招攬行為,屬于證券經紀業務的一個環節?;ヂ摼W“大 V”不屬于專職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的證券經紀人,證券公司利用“大 V”引流開戶給獎勵不符合監管規定,證券公司應停止相關合作。
通報指出,證券公司與“大 V”合作有兩種模式:
二是投資者教育形式的直播,如某證券公司與經濟學家等知名“大 V”合作開展直播活動,開展投資者教育,介紹投資理財知識,宣傳公司品牌,對國家經濟形勢進行分析點評等。
2022年年初,深圳證監局在證券期貨機構監管通訊中表示,前期,部分證券公司與所謂互聯網“大 V”合作開展網絡直播、客戶引流等活動,引發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證監會已明確相應監管要求。
深圳證監局強調,轄區證券公司要堅持“回歸主業、突出專業”的基本要求,一是互聯網“大V”不屬于專職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的證券經紀人,證券公司不得通過引流開戶等形式與“大 V”開展相關合作。“下一步,將加強對證券公司以互聯網形式開展證券經紀、投資咨詢業務的監管力度,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嚴肅問責,維護行業發展的良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