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不管什么培訓機構,都要先看他的資質。有教育局、勞動局等單位頒發(fā)的資格證書的,比較靠譜些。有監(jiān)管才更正規(guī),被忽悠的可能性不大。
在頭條看了很多關于雙減的評論和看法,覺得不是在曲解政策,就是在異想天開,或是那些不符合邏輯、不切實際的發(fā)表意見,就周圍環(huán)境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1:文件只是禁止周末和寒暑假的線上課;平日晚間可以、周末線上可以…所以教培機構沒有死,會丟一些生源,但大部分還在;
2:平時沒時間上?學校作業(yè)基本1小時內可以寫完,就算+2小時課后托管,在6:00-8:00也能上課;
3:學校托管你上嗎?正常上課時,學校都打著素質教育旗號不教課、少教課,托管除了讓學生寫作業(yè)就是在座位上自己趴著,活動或是說話都是禁止的;對孩子來說如同受刑……
4:校外機構存在的根源不在于家長內卷、不在于孩子自身…根源在于考試制度和學校職能的不匹配!
5:考試簡單就行了?考試是選拔的有效手段,是目前突破階層的有效手段。歷史上有靠評德行的、有靠武力的、有靠出身的…那些目前都不現實。所以考試必須有難度和層次,這改變不了。如果改變了,階層固化,幾十年后社會就亂了(雖然精英階層可能希望不讓寒門分享既得利益)。
6:教培機構斂財?我出錢了,校外就必須好好教,這叫生意;我沒出錢,校內就素質教育,嘴里都是主義!老師天天在群里說一句學習的話嗎?都是機械性的完成上面交代的規(guī)定動作!
7:教培機構騙人?家長有自己的判斷,報了騙人的培訓班是家長鑒別能力太差,是自己不負責任;你可以在市場上找到符合自己預期的機構。當劣幣驅逐良幣時,消費者也要承擔責任…
8:我不是教培機構,只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沒有為誰站臺,只是在譴責學校的不作為;如果教培機構全面封殺停辦,我更贊成,我自信可以輔導他到高考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