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是的,我還是堅持考公務員,原因如下細說:
一、在疫情的沖擊下,公務員是最穩定的就業崗位。
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很多行業都受到了沖擊,特別是與旅游相關的行業所受沖擊很大,一些人的收入受到了影響,一些人因此而失去了工作,但公務員的崗位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其收入還是能按時發放,每月一分也不會少地按時發放到位。而且,從2021年10月起還調整了基本工資標準,每人平均增加工資300元。這樣的崗位,是很多就業人員羨慕的崗位,在疫情什么時間結束還不確定的情況下,考公務員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二、在平均收入方面,公務員的收入也是讓人羨慕的。
公務員的基本工資雖然不高,但加上津補貼及獎金等收入,公務員的平均月收入處于當地的中上水平,至少也是中等水平的。雖然其收入也受清理規范津貼補貼和獎金的影響,但總體來說,其收入還是可觀的,與當地體制外的大多數就業人員相比,收入還是比較高的。這樣的收入,對就業人員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都要求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這說明公務員的收入還是占有一定優勢的。
三、在隱形福利方面,公務員有很大的優勢。
公務員是國家公職人員,其社會地位很高,當一位公務員在社會上是比較受尊重的,這使考上公務員的人感到比較光榮。此外,作為公務員,在五險二金方面肯定是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繳納的,不會像在體制外的企業一樣,為了節約成本,會按比較低的標準去繳納五險一金。作為公務員還會繳納職業年金,而體制外的單位,很少會繳納企業年金。由于有這些隱形的福利,公務員退休后的養老待遇就要比體制外的人高很多。為了退休后有比較高的養老金待遇,很多人也會去參與競爭公務員的崗位。
四、在受政策影響方面,公務員崗位是最穩定的。
體制外的崗位,也有收入較高的崗位,也有與公務員收入相當的崗位,但這些崗位一旦政策有變化就有可能受到沖擊,就有可能收入大減甚至失去崗位。比如,在雙減政策實施的情況下,那些在校外培訓機構就業的人,大多數人的崗位及其收入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影響,有的甚至不得不另外找工作。而公務員崗位,不管政策如何變化,都不會失業,都不會減少工資,其“鐵飯碗”是很穩的。為了端上這一“鐵飯碗”,只要有機會,只要滿足報考的條件,只要有一線機會,大多數人還是會堅持考公務員的。
我會的,因為考取公務員的話可以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獲得鐵飯碗,每年考取公務員的時候競爭比較激烈,但是考中了之后待遇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