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校一點通>社會資訊 >   正文

媒體對話經歷生死鰲太線的幸存者 這也太可怕了

導讀:我們征服不了任何一座山,只是山放過了我們而已。孫亮獨自踏入禁區鰲太線的那一刻起,活下來就成了一件需要運氣的事。2月8日,他背著65斤的...

“我們征服不了任何一座山,只是山放過了我們而已。”

孫亮獨自踏入禁區鰲太線的那一刻起,活下來就成了一件需要運氣的事。

2月8日,他背著65斤的徒步裝備上山。“我很年輕,我想挑戰自己”,他剛滿18歲,高二輟學后在山東日照做廚師,刷到不少徒步穿越鰲太線的短視頻后決定效仿——自他去年接觸徒步,雪山爬了好幾座,鰲太線一下激起了他的好勝心,“(冬季路線)單人能走完的,全國屈指可數”。

媒體對話經歷生死鰲太線的幸存者 這也太可怕了

鰲太線被譽為“中華龍脊”,是縱貫秦嶺主峰鰲山和太白山間的一條主脈線路,直線距離超40公里,實際徒步距離超過170公里。從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塘口村出發,需在海拔3000米以上連續翻越17座山峰。沿途地勢險要,巨石林立,幾乎無處躲避風雪,且為無人區,這意味著無補給,通信信號也微乎其微。

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鰲太線,可謂“一日歷四季,十里不同天”。在冷暖氣流的碰撞中,濃霧、驟雨、暴雪和冰雹有時轉瞬切換。公開氣象資料顯示,其冬季晚間氣溫在零下20-30℃,最低可達-40℃。

徒步第四天,孫亮的充電寶、對講機都被凍到關機,只能根據大概方向行走;他踩著山梁的石板,膝蓋陷在雪里,迎面的風刮得他難以站穩腳跟;想扎帳篷時,防潮墊剛拿出來就被吹走了,找了個石縫“繃”了一整晚,“我不敢睡,怕失溫”。

隔天,他在霧中不慎崴腳,從山坡滾下后失去意識。等醒來,他發現背包破了,水杯、帳桿、氣罐、食物悉數遺失,右手腕還骨折了。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牙繼續走,餓了,喝溪水充饑、含點牙膏當糖吃,或是撿撿別人吃剩的調味料、面包。“我一直都在走,因為我不確定,我停下后,是否還能再站起來。”

2月15日,按孫亮原定計劃,他應完成穿越,但他失聯多日,父母于是聯系當地“秦嶺牛馬隊”緊急救援。當晚,救援隊30多人分成5個小隊進山。據其中一名成員王兵(化名)的搜救記錄,其間他所在小隊被一只羚牛攻擊;翻懸崖、踏深雪時全員負傷。

鰲太線自從2001年有穿越記錄以來,被認為是中國死亡概率最高的徒步路線。

中國登山協會和陜西省登山協會曾聯合發布的《中國鰲太穿越事故調查報告》顯示,從2012年至2017年夏季,短短5年內,“鰲太線”上已累計失蹤、死亡驢友多達46人。

2018年,陜西寶雞眉縣、太白縣政府已聯合發布《關于禁止非法穿越“鰲太線”的公告》,對因非法穿越造成保護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單位或個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對因非法穿越活動造成的人身傷亡等事故,責任由組織開展非法穿越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承擔。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禁令”發出后,仍有徒步者繞“野山路”貿然進入。據以往報道不完全統計,2018至2024年,至少包含馬某圓、95后才女詩人“星芽”等12人遇難。

這次搜救期間,王兵就發現了2024年7月穿越鰲太線的遇難者馬某圓的帳篷。

王兵表示,孫亮是他在鰲太線救援多年以來,第一次找到的存活者。2月17日中午,救援小隊在鰲太線2800米營地下方找到他時,他的手腕、右腳踝腫脹明顯,臉上多處傷口已結痂;包扎處理后,18日一早,他被送往醫院治療。

鰲太線有的積雪已經沒過孫亮腿部

事后,秦嶺牛馬隊發布公告聲明稱,此次救援為他們首次發起的付費救援,經家屬協商費用約8萬塊。“收費不是目的,只是想告訴大家,公益救援永遠是大家的最后保障,但是一些非常特殊的路線,如果你孤身涉險,家里將會付出難以估計的代價,人財兩空,家破人亡。”

“或許我就是運氣好而已”,經歷劫后余生,孫亮在社交平臺呼吁說,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有了一些技能,就妄想挑戰大自然。

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句容市| 扎赉特旗| 布尔津县| 福海县| 资源县| 馆陶县| 大关县| 张北县| 华安县| 科技| 嘉荫县| 黄梅县| 信宜市| 思茅市| 稻城县| 丁青县| 博湖县| 买车| 海南省| 望城县| 汪清县| 晋州市| 南靖县| 乡宁县| 容城县| 攀枝花市| 佛山市| 抚宁县| 宾川县| 蒙城县| 江川县| 松阳县| 陵川县| 麻城市| 井研县| 时尚| 昆山市| 河南省| 鄢陵县|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