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之后,中國股票火力全開。滬深300指數上周累漲15 7%,創下2008年11月以來最強單周表現。香港恒生中國企業指
在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之后,中國股票“火力全開”。滬深300指數上周累漲15.7%,創下2008年11月以來最強單周表現。香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連續11個交易日上漲,創下2018年以來最長上漲紀錄。
本周隨著國慶假期的到來,A股雖休市了,但港股仍在“沸騰”。截至周二收盤,香港恒生指數收漲6.2%,恒生科技指數漲8.53%。中資券商股和內房股全線爆發:融信中國漲超397%,雅居樂集團漲超160%,世茂集團漲超153%;招商證券漲超81%,中信證券漲超39%,申萬宏源漲超33%。
中國股票的這波漲勢不僅受到了一眾華爾街大佬的追捧,就連日本股市也出現了一波罕見的現象:搶籌中國資產。據悉,在日本交易所上市的A股南方中證500指數今日收盤上漲77.8%,報6399點。
此外,港交所上市的南方東英滬深300指數2倍做多產品漲超35%,南方東英恒生指數2倍做多產品漲超12.3%。
而與此同時,日股明顯下跌。日經225指數周三收盤下跌2.18%至37,808.76點。日本東證指數收盤下跌1.4%至2651.96點。有分析稱,日韓市場的投資者可能會因為A股的表現而緊張,紛紛選擇減持手中的股票,搶籌中國資產。
另一方面,號稱“聰明錢”的對沖基金也在瘋狂涌入中國。
高盛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中國政府出臺遠超預期的刺激措施的推動下,全球對沖基金紛紛涌入中國股市,導致上周(9月23日至27日)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勁的單周買盤。
高盛報告稱,對沖基金“急劇”加速了對中國資產的配置,9月23日至27日當周對中國股票的購買達到了自該行2016年開始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上述報告,資金流入主要是多頭倉位,尤其是對個股的多倉,買盤主要集中在消費、工業、金融和信息技術板塊。能源是唯一被對沖基金小幅拋售的板塊。
此外,中國股市的大幅反彈幫助專注于中國市場的選股對沖基金在上周取得6%的回報率,創下高盛有記錄以來的最佳單周表現。今年迄今為止,這些對沖基金的回報率估計已達12.8%。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對沖基金和投機客,許多外國長期投資者現在也擔心錯失良機。根據LSEG的數據,專注于中國股票的外國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9月最后三個交易日中獲得2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與年初至9月25日期間27億美元的資金流出形成了鮮明對比。
投資者和分析師紛紛表示,盡管在黯淡的經濟前景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減持中國股票一直是過去幾年最大的共識交易,但現在風向正在轉變。
紐約梅隆銀行亞太地區高級市場策略師Wee Khoon Chong表示,我們看到,在進入中國國慶長假之際,對中國股票的購買興趣大幅上升。這是令人鼓舞的,表明在長期資金流出之后,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情緒可能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