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校一點通>社會資訊 >   正文

老人壞1顆牙被拔29顆 實在太悲劇了

導讀:近日,浙江省永康市一網友反映其父親在當地某口腔醫院一次性拔除23顆牙齒并在同日種植12顆牙齒隨后疼痛不止13天后心搏驟停死亡當地衛健部門

近日,浙江省永康市一網友反映

其父親在當地某口腔醫院

一次性拔除23顆牙齒

并在同日種植12顆牙齒

隨后疼痛不止

13天后心搏驟停死亡

當地衛健部門工作人員稱

由于拔牙和死亡時間相隔13天

具體的原因還在調查

隨后

“老人壞了1顆牙竟被拔29顆”

這一話題

北京市某口腔醫院的劉醫生曾接觸過這樣一名老年患者:就診時上來就說自己牙疼得厲害,要全部拔掉。拍片后發現,老人全口29顆牙齒,20多顆都被打開了做神經治療,已經治了3年。當時,接診醫生明確告訴老人,拔一顆牙就行,其他牙齒經系統治療后還可以用。

老人壞1顆牙被拔29顆 實在太悲劇了

可過了一段時間,接診醫生再次見到那名老年人時,發現她的牙齒已經全部被拔掉了,人也瘦得完全脫了相。一問得知,她是回老家時去一家口腔診所拔掉的,裝了全口假牙后身體一直不舒服、食欲不振,現在后悔不已。

“那可是20多顆牙周很健康、很結實的天然牙,多少人在這個年齡段想擁有這么好的牙周條件還做不到呢。給她拔牙的醫生怎么能縱容、配合不知情的患者說拔就拔呢?”劉醫生對這位“同行”的做法難以茍同。

“上午種牙下午吃肉”“當天拔、當天裝、當天用”“無痛拔牙,一次解決所有問題”“種植牙價格低至百元”……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口腔診所在宣傳時打出上述廣告語,一些老年人因口腔問題求醫心切,加上信息不對稱,很容易落入不良口腔機構的陷阱。

牙齒問題影響健康

治療機構夸下海口

家住湖南省邵陽市的王先生今年66歲,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牙齒松動得厲害,已經連續掉了3顆。他曾去民營口腔機構咨詢過缺牙修復治療,但因價格過高放棄了,“其他牙齒還能用,就是發炎時痛起來要人命”。

像王先生這樣受到口腔疾病困擾的老年人不在少數。

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缺牙問題嚴重,人均缺失牙齒7.5顆,只有18.3%的人牙列完整;在65歲至74歲老年人中,牙周健康率僅為9.3%,恒牙患齲率達98%。

據廣東省某三甲醫院口腔科謝醫生介紹,在其科室接診的老年人中,最常見的是牙齦出血、口腔異味、牙齒松動無力,這些問題大多由牙周炎引起。“一些老年人缺乏健康意識,口腔衛生情況欠佳。同時,牙體的缺損和磨耗也是老年人群體常見的口腔問題。”

記者隨機采訪北京多名患有牙周炎的老年人發現,他們大多認為“牙周發炎,吃點藥就沒事了”。但在口腔醫生看來,牙周炎易反復發作,損害牙周的健康,會導致牙齒松動脫落。

劉醫生告訴記者,牙周病相關致病菌可能侵入主動脈和心臟內皮細胞使心臟受累,如果吸入肺部則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下呼吸道感染。

“還有一個普遍的誤解是,許多老年人認為年紀大了自然就會缺牙,這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他們往往因為怕麻煩,而未及時進行牙齒修復或種植。”劉醫生說,牙齒缺失不僅損害外觀,影響發音,還會影響咀嚼功能,長此以往可能干擾正常的消化和營養吸收過程,加速相鄰牙齒的松動脫落,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喪失咀嚼功能,咀嚼動作對大腦的良性刺激消失,還容易讓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病。

業內人士介紹,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及時修復缺失牙,是老年人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

拔牙需要全面評估

多拔多種存在隱患

來自河南省鶴壁市的張大爺今年76歲,多顆牙患有齲齒,他去口腔機構咨詢,醫生面診后說他的牙齒形狀不好看,“如果全部拔掉,裝一副假牙,又好看又不影響正常進食”。

張大爺聽信了,不僅拔掉了齲齒,還把其余完好的牙齒也拔掉了,花8000多元裝了一副“全口吸附性義齒”。可是效果并不像醫生宣傳的那樣,即使沒有咀嚼,他也常常感覺牙齦被磨損,日常吃東西也不太方便。

劉醫生告訴記者,在現代口腔醫學中,牙齒能保留就要盡量保留(某些智齒除外),只有迫不得已才會選擇拔除,但還是有一些人選擇全口拔牙,甚至有口腔機構的醫生鼓動患者全口拔牙,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表現。

劉醫生告訴記者,當患者出現牙齒松動、殘根殘冠無法保留、需要拔除做全口種植修復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即拔即種的牙齒修復方式。目前沒有針對拔牙數目的具體規定,一般來說,一次性拔除的牙齒最多在10多顆,需要診所及醫生具備一定的資質和水平,也需要考慮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拔除的牙齒數量越多,患者感受到的疼痛越強烈,術后發生感染的概率也越大。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做相關基礎疾病的篩查,確保其適合進行手術;手術過程中,控制拔牙創口的感染和疼痛是關鍵;手術后的消炎處理也同樣重要。”

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華衛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鄧利強認為,一些口腔機構勸患者“多拔多種”是為了經濟利益而非患者實際需要所進行的過度醫療,若行為屬實,患者可以按照實際損害和經濟損失主張賠償。

“如果在診療活動中,醫生有過錯、有損害結果、有因果關系,就是醫療事故。發生醫療事故,醫生或診所可能面臨民事責任,即賠償;或行政責任,即罰款、暫停執業或吊銷執照。如果患者的死亡和該醫療行為密切相關,且醫生有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構成刑事責任。”鄧利強說。

北京市律通律師事務所主任鄭中臣長期關注醫療領域,他分析,口腔機構虛假宣傳或欺詐行為涉及多個方面的法律問題: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口腔機構若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將面臨相應的行政處罰;根據廣告法,如果口腔機構在廣告中夸大治療效果、虛假宣傳醫療技術或者醫生資質等,將面臨罰款等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者還可能構成犯罪;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口腔機構利用欺騙手段取得患者信任,誘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檢查、治療或者使用不必要的醫療用品,或夸大診療效果、誤導患者的,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加大違規處罰力度

完善口腔照護體系

“提高透明度,要求口腔機構公開治療方案、費用和可能的風險,讓患者能夠作出知情的決策也刻不容緩。”鄭中臣建議,通過多種渠道普及口腔健康知識,提高公眾對口腔健康的認識,增強其判斷力。

鄧利強認為,應鼓勵口腔醫療行業自律,口腔醫療協會要加強對醫生的職業道德培訓,提升醫療機構公信力。行政機關應當加強監管,認真對待每一例投訴,讓醫生的行為回歸醫療。患者應當多聽多問,貨比三家,增強自己的口腔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提高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照護水平、提升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狀況、降低口腔健康對全身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必要且緊迫的課題。應將口腔健康教育深度融入現有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制定更全面、有效的口腔健康照護方案,包括口腔健康教育、口腔疾病預防措施和口腔健康照護等方面。通過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健康教育課程和操作性健康指導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對口腔衛生的認識,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加強老年人對口腔衛生健康的重視。

“加強老年人群口腔衛生維護和日常照護專業隊伍建設。重點培養專門的口腔衛生維護隊伍,提升老年人群口腔衛生診療可及性,同時對現有老年人群健康照護人員進行口腔專業培訓,提升口腔照護能力和水平。”上述業內人士說,同時可積極探索科技賦能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照護新模式,通過口腔照護機器人研發等方式,減少人力投入、提升效果、提高效率。

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西城区| 营山县| 承德市| 宽甸| 仁化县| 库伦旗| 察哈| 宿松县| 家居| 临安市| 剑河县| 富源县| 库尔勒市| 和田市| 新疆| 海林市| 高青县| 金川县| 蓝山县| 胶州市| 凌源市| 晋城| 泽普县| 湛江市| 灵璧县| 扎赉特旗| 久治县| 浏阳市| 苗栗县| 河池市| 左云县| 垫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图县| 临武县| 天气| 泰州市| 小金县| 丹凤县| 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