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報班還是自學回答
隨著考試時間將近,開始備考勢必會有一些問題
“公考筆試到底要不要報班?” “公考小白從哪入手學習?”
“我也想報班但是好貴,有沒有不太貴,性價比高一點的學習方法”
關于是否要報班這個問題,每個考生的情況都不一樣,非常的個性化。
線下的輔導班質量更是參差不齊,有優勢但缺點也很明顯。
所以通過幾個問題,大家來看看自己更適合哪種學習方式。
Q1:是否需要報班?
要看是否需要報班,就先做一個自我評估,把你各方面能力先分析一下。
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知識儲存量
2:目標崗位報錄比
3:學習能力
4:自律能力
5:備考的有效時間
6:經濟條件
就像你問別人,如果我考了145分,我能上岸嗎?
這就不僅要考慮到你自己的能力,你對手的能力,你選擇的崗位,還要考慮到最終你的擇業想法。
所以以上的每個部分,都會影響你最終更適合哪一種學習方式。
1. 知識儲存量
個人的知識儲備量不同,時間充裕的話,其實可以把高中大學一些專業的書積累下,空閑的時候積累。
網課的話可以二倍速多聽幾個課,可以重復播放增強記憶,資料網上異常多,不用心找都有很多。
如果報班;切記找有線上+線下的,保證把老師當堂講的內容全部學會的同時還可以再精進。這當然最理想的狀態,不過不一定都有這類服務。
2. 目標崗位報錄比
不同地區不同崗位的報錄比差距很大,少的1:10+ 國考1:2000的熱門崗位也很常見,所以競爭的激烈程度不同。
不過不要被報錄比給嚇到,畢竟每年還有幾十萬放棄考試的人。
報錄比當成報名的一個參考,畢竟穩定待遇好的崗位真的很香。
3. 學習能力
①如果你是985,211那么不要懷疑,你的學習能力肯定還是不錯的。其他一般的大學生,從學習能力、自律能力來說,很大概率會稍微弱一些。非重點大學的學生就要知道,這方面自己要加油啦,你沒有明顯的優勢哦~
②對于弱勢內容的學習的能力。
有些偏科比較厲害的學員,就像高中分文理科;有的人確實對歷史感興趣,文科自然就學得進去。有的人空間思維能力比較強,報了理科學、化學物理。
知道自己的弱項有多弱是很重要的。比如文科不好,申論不會寫,報個有準對性的申論班。可以彌補你的弱勢,又可以讓你找到一個“答疑組織”。
比如你是文科,判斷推理、數量關系方面的內容比較薄弱,報個判斷推理的班,也可以讓你更有效率的學習。
但最終選擇是你自己,發現自己沒有薄弱項,也可以完全自學。
4. 自律能力
如果你的自律能力很強,那就梳理好每日的學習時間,把時間細分;嚴格按照既定的時間安排,全身心投入學習當中去。
如果你自制力很差,就像你口中的減肥一樣,天天說天天吃肉。
今天跟朋友KTV,明天跟姐妹擼串,后天又因為天氣好逛個街……
那我強烈建議你先報個線下班,幫助自己感受一下周圍的備考狀態。
我們推出的督學師,主要就是抓個性化服務,督學師顧名思義,特點是突出監督,答疑,服務到考前,課程定位的群體也比較明確,適合平時學習問題比較多,學習需要盯學的學生,對同學的復習備考更具針對性。
5. 備考時間
如果你備考時間非常寬裕,那你可以自己好好準備。拆分知識點,進行每天3小時以上的有效學習。
這里指的有效時間不是像看3小時視頻,最后一問三不知、一做就錯的學習時間。
有效時間是指在學完一個知識點之后,起碼對于這個知識點的題可以有80%以上的正確率。
它所對應的一個完整的學習時間,不是說:看30分鐘書,吃個飯,再看30分鐘書,睡個覺,再看1小時,換個地方開個音樂,再做一小時。
大家要知道,我們公考不管是行測還是申論都是2.5小時甚至以上的考試時間。這樣一種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一定是需要從一開始就培養的。
如果是在職的一些報考同志們,時間相對于學生就比較少,還面臨生活、工作的各種壓力與打擾。該類型的其實最好適當的報班。因為大家的時間真的都非常的寶貴。一方面減少試錯的時間精力成本,另一方面也是解決焦慮的好方法。
6. 成本
①經濟成本
如果你完全自學,除了買書買題之外,其實經濟花費還是比較少的。
但其實現在很多培訓都可以“白嫖”……
犀鳥啊其他培訓機構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類似班型。你沒報可能因為你還不了解。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你怕,你不夠堅定,因為你覺得自己堅持不了(其實并不難,但是擔心不能連續打卡)。
很多人發現線下班免費學,就會選擇線下培訓班。(打卡退費的課程還是挺多的)
畢竟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如果這筆錢對你的家庭來說,并沒有說非常的緊迫。那你可以報班,避坑、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如果你是學生黨,父母也不支持你考公務員。那你可以掂量一下為啥父母不支持。我相信一定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②時間成本
對于大四的同學來說,你會有實習、上課、期末考、論文答辯,畢業旅行、可能最后一年你還想考證書。
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很難專注于一件事情上。
在職的小姐姐小哥哥們也會發現,一方面就業之后的同事關系壓力,加班壓力之下,需要時間釋放壓力,調整狀態。
但是時間卻非常有限,甚至很難保證自己每天1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大家的大腦里充斥了各種花花綠綠的東西,讓你自學的時間客觀上又確實不多。
自學需要先看資料再刷題,資料看了一遍沒理解,再看一遍,如此反復2-3次是很正常的事。勢必會浪費很多時間。
你知道時間不能白白浪費,不能只是當作沉沒成本;還有選擇成本、機會成本在里面,所以既然選擇了,就要拿出成效出來。
報班能讓你快速恢復學習狀態,可讓你預留出許多你自己的備考時間。
而不管是線上課還是線下班,老師都已經把重難點詳細給你列出來了,只要跟著學就能掌握大部分考點。 同時出現任何問題也可以直接詢問老師,得到專業的回答。
Q2:需要報什么輔導班?
了解完自己的情況之后,就需要知道輔導班的利弊,才能更好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接下來總結一下不同類型的班的優缺點,可以按照上面的變量確定自己適合什么類型的。
自己搜集各種網課:
比較適合是自覺性比較高和領悟能力比較強的同學。也就是學霸。通過高考已經篩選出一大批學霸了,每年高考都有5%左右可以上985,211的學生。你怎么和這一批學霸比?
問問你自己:
如果你有這些備考資料,別人沒有嗎?
你覺得你可以看完這些網課,別人看不完么?
你覺得你自己有可以刷題,別人不刷么?
你覺得你自己能行,是不是只是自己認為的?
優點:網課價格確實便宜,甚至不要錢。
當然網課作為補充肯定是可以的,推薦大家2倍速播放一些常識類的網課。
畢竟積累多一點總是好的。
缺點:實際上能100%堅持下來的同學,可能都會學的比你更好。堅持和答疑更難,更別說每個網課老師所講的體系都會有差別,而且你也無法保證視頻的質量。
在競爭很高的一些崗位上,你無法全力以赴,就意味著請別人上岸。
所以如果有能力報機構,就讓自己先上一個臺階。這一小步可以篩選掉很多內心動搖、經濟一般的學霸。
短期線下班:
優點:固定的時間集中在一起,把知識點在短期內講完,不懂得可以及時互動,很有學習氛圍。但時間較短,可能10天就結束了,之后也不了了之。
缺點:和看視頻一樣,一看就會一做就廢。但是線下班結束就沒有人過問了。
更要命的是,復習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需要有人互相監督的,否則難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長期線下班:
缺點:其實現在很少有人選這個,一方面他真的很貴,有些班5w8w的亂收費,請的老師其實你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像某些大機構經常讓新老師上這種班型,老老師的課時費太高,他們都不怎么上課的……
優點:除了品牌機構之外,也可以了解一些當地的新機構。當然也要看他們的師資,試聽過他們的公開課。有的新機構很多方面比大機構上心,性價比還高,但是需要你去辨別。反而有些大機構不上課的時候去咨詢,連老師都沒有;看看他們的招聘信息就知道教學水平,還是很不靠譜的。有點往回走的感覺,都在吃品牌的老本。
Q3:報了班有什么效果?
學習環境,一定要看他們自習室的運營情況。有些自習室根本沒人管,外賣、手機、聊聊天,本來想學習的,你進去之后反而一起哈哈哈了,這怎么行?
除了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之外,還能找到對應的督學師,監督你的學習。例如你在做題的時候花的時間久了,可以問問老師解題的思路對不對。
每個機構一定會有主推老師,去感受一下他的課,你就知道這個機構的最高水平了。
比如犀鳥公考負責申論面試的博涵老師,“十四五”,“張家港精神”,蘇州“強富美高”,信手拈來,對比一下就知道這個老師時政很厲害。
幫助你系統化思考,以點帶面的快速了解各個模塊,節約時間,提升學習效率。好的老師能讓你“恍然大悟”,拿到高分。
系統性月考,幫助你自測;機構出的真題如果是權威人命題(有命題經驗或者了解命題方向的話),這種高質量的試卷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總之,沒有以上的幾點,最好不要輕易的報名。
總結:
①如果你是學霸,有很靠譜學習時間安排,并可以準確按照計劃完成,應屆。推薦你自己準備,可以網上多看看經驗貼避避坑。進面之后再考慮報要不要報班。
②如果你算是隱形學霸,但是時間安排上可能略安排不好,推薦短期的培訓班把基礎的部分,都學好,發揮你的優勢多刷刷題。
③如果你是學渣或在職,直接推薦你報班。畢竟大概率你需要一個學習環境、督學師來陪你學,不然學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