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您好,惠州華圖教育為您解答~
公務員考試主要分為國考跟省考,國考一般是下半年11月份考試,省考一般是上半年3-4月份。
1
學習貴在平時
要在公務員考試當中勝出,靠的還是這將近20年的知識積累。所以有志考公務員的同學應該提前研究考題,在平常就有意識地注重增加這方面的知識儲備,讓自己跟公務員考試的匹配度和契合度不斷增加。
公務員考試的筆試類似于二次高考,參加過的同學都有非常強烈的感受,大家一致認為,如果高中畢業之后馬上考公務員,考上部委也很輕松。因為高中的時候是我們人生知識儲備的巔峰。對考生進行分析后,能發現這兩條規律,一是距離高中時間越短,考的越好,碩士考不過本科,博士考不過碩士。二是高中或者本科基礎越好,考的越高。
2
關于筆試準備
真正意義上的筆試備考戰線不建議拉得太長,在個人知識儲備既定的情況下,主要利用兩三個月的時間來熟悉考試題型、考試方式以及一些具體的解題技巧即可。
筆試當中,國家公務員考試形式最規范、難度也最大,建議集中精力、踏踏實實地把國考復習好,所用材料行測、申論輔導書各一本、歷年真題各一套就足夠了,關鍵是反復研究揣摩、認真消化吸收。國考基礎扎實之后,地方考試就一通百通了。
輔導教材里方法講得很多也很細,關鍵是要去消化吸收。尤其是數量關系和材料分析,因為數量關系題目比較奇葩,不是中規中矩的數學題,有點像奧數,特別考智商和數學思維,所以方法得當的話直接能看出答案,方法不得當20分鐘也解不出一道題。材料分析也是這樣,數據一大堆,而且數值特別大,如果硬啃的話效率特別低而且容易算錯,但是相關的方法和公式記住的話就做得又好又快。
同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公務員考試題量太大,做不完很正常,最關鍵的是要根據自己的優劣勢,合理安排做題順序、有所取舍,保證做題正確率就行,剩下的“蒙”就交給運氣了。
3
關于申論的準備
要想寫好申論以及公文,需要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進行努力。所謂形式包括三點,一是行文邏輯,二是公文格式,三是官方語言系統。
行文邏輯很重要,先寫一級標題、二級標題,如果可以把三級標題也寫上,這樣框架在自己心中基本形成,文章結構合理,邏輯嚴密,不至于跑題,最后再寫大題目,統領全文。當然各級標題字數相等、表述對仗,文章各段篇幅整齊、美觀都是應有之義了。
第二個形式就是各類文體的固定格式,比如請示、報告、通知、規定、函、會議紀要、會議記錄等等,都有自己的嚴格的格式,甚至紅頭文件制作時候字體、字號、間距、空格這些都要心中有數。
第三是官方語言系統,我們經常在qq、微信、人人網上看到的公文寫作常用1000個詞匯、開頭十二式、公文寫作中的固定搭配,這些都是必須的方法和方式,雖然飽受詬病但是很必須。對于這種文章我一般會積極分享,然后評論一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或者“道術兼修,方為上品”。
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公文的內容。形式的東西都是術,而內容才是道,一篇好的公文必須具備邏輯嚴密、文辭優美、思想深刻、內涵豐富這幾個特點,前兩個是對形式的要求,后兩個是對內容的要求。
公文寫作是個力氣活,拿公務員的工作來說,基本上每寫2000字的講話稿,大概需要看20萬字的背景資料。大概包括本領域中央領導講話、中央文件、相關領導講話、地區文件、部門工作情況報告、報刊評論、外省市典型做法、學者理論文章等等。
只有通過大量扎實的基礎工作,才能把本領域基本概念搞清、把中央要求吃透、把地方情況摸準,才能把文稿寫得有層次、有水平、有深度、有指導意義。
申論寫作也是一樣,只有對材料反映的問題和社會現象有關注、有思考、有積累,才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來。
所以如果志在公務員,就要保持強烈的政治敏銳度和社會責任感,對于國家的大政方針要多熟悉,對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要勤學習,對于社會上的時政熱點要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形神兼備的優秀公文來。這個倒也不難,每天看看新聞、關注幾個微信公眾號就行,關鍵是有這份熱情,要能夠堅持。所以這是個系統工程。
希望圖圖的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若想要獲取更多備考指導,可以關注惠州華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