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重慶醫科大學是二本的原因:重醫的招生跨度很大,一本二本專升本等都有招生。作為二本院校只能是一個參考,畢竟大部分二本專業收的依然是一本線上高很多的分數。而大家對重醫的評價都是一流的學生二流的師資三流的設施,所以重醫作為二本院校也有一定的道理。
重醫的學生高考分數都不會低,拿著能進985的成績到重醫讀臨床五年制的都大有人在。而醫學專業的學生又偏向中下階層,所以學校里面的寒門學子也不少,這意味著重醫學生大學前的教育相對來說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他們的潛能,這些學生依然潛藏著不可小覷的實力。
部分學子之堅毅,即使在師資和設施都大大的拖后腿的情況下,重醫收分如此之高,社會評價依然不錯,其原因大概如此。
重慶醫科大學師資力量
據2019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973首席科學家2人、 長江學者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以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重慶市“兩江學者”、“首席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學術技術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逾百人。教師總數222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340人。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在重慶是第一批次招生,可以說是一本。但在全國范圍內招生時,可能作為第二批次招生,即為二本。
重慶醫科大學(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重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重慶醫科大學創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2008年教育部、重慶市《部市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學校為重點建設大學。
師資力量
據2019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973”首席科學家2人、 “長江學者”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以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重慶市“兩江學者”、“首席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學術技術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逾百人。
教師總數222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340人。博士生導師239人。此外,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28名教師和1個團隊入選首批“重慶英才計劃”。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重慶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