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室外發生的故事——你還好嗎?
今天詢問了班主任,前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去家訪的那個小姑娘有沒有返校。結果讓我非常失望的是她依然沒有來。
那張稚嫩的笑臉,一直在我的頭腦中晃悠。想起那天我們搬著小板凳坐在院中聊天,她顯得無比的安靜,并且還帶著一絲的羞澀,我們聊得問題她雖然有防御在,同時可以感受到她的渴望。
為什么不上學沒有辦法在這一次家訪中解決問題,給我的感覺五年級母親的離世絕不像她外表表現出來的這般平靜。為什么她不愿意隨爸爸和妹妹離開鄭州回爸爸老家生活,而非要留下與八十多歲的姥姥一起生活呢?而姥姥也是子孫滿堂,為什么非要把這個外孫女帶在身邊而不和自己的子女一起呢?
之所以搬著小板凳坐在院中,只因屋子里幾乎連個插腳的地兒都沒有。椅子上、桌子上擺滿雜物,床上被子隨意的團著,地面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打理過了,家中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正屋的地上有個籠子,籠子里有只貓,聽姥姥說為了讓孩子上學滿足了她的愿望才買的。
姥姥會時不時的插入我和孩子的對話,時不時的為我解釋家中情況,也時不時的替孩子回答…我突然有個好奇,她的女兒在世的時候她在這個家中的角色是什么。
不是孩子不愿意上學,而是她無法面對的是隨之而來的人際關系。
當時仔細考慮孩子入校所面臨的一些可能遇到的問題,與辦主任老師一起給孩子做了保證,同時也給孩子心理打個預防針,孩子決定清明節后來上學。結果現在已經12日了,孩子沒有來。
說句心里話,我真的有點失落,我希望的是孩子后續可以做一段心理輔導。唉!孩子,你還好嗎?還是讓我心中的這份失落再保持一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