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校一點通>職業網校 >   正文

每天洗澡加速皮膚老化?冬日洗澡有講究

導讀:

不少愛美愛干凈的朋友們,無論是在東西南北,到了寒冷的冬天也堅持著每日沖涼的習慣。其實這種看似講究的生活習慣,卻成了健康的誤區。冬日洗澡方式的不對,容易惹疾病上身!下面,我們先看看,寒冷的冬天洗澡有什么要注意的吧!

1.每天洗澡

洗澡太勤,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引起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建議:1.老人皮膚處于變薄和萎縮狀態,建議7天洗一次,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延長到10天洗一次。2.膚質干燥者,建議2-3天洗一次。

2.長時間洗澡

洗澡時間過長皮膚容易脫水,人容易疲勞,還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

建議: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

3.水溫過高

水溫過高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干燥的程度。同時,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因為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缺氧。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溫過高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建議:水溫24℃到29℃為宜。

4.飯后立刻洗澡

每頓飯后,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飯后立即洗澡,由于消化道血流量較少,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腸胃道疾病,另外因為腦、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一方面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生心絞痛或猝死。

在注意了四大禁忌過后,冬日洗澡最讓人糾結的還是干燥的皮膚。一旦滋養不當,瘙癢過敏全部都尾隨而來。因此在冬季洗澡時,滋養皮膚,減輕瘙癢刻不容緩。

冬日洗澡注意事項

1.洗澡次數不宜頻繁。老年人一周一次。習慣天天沐浴的人,最好不用沐浴液。

2.洗澡時水溫以40℃為宜。瘙癢病患者大多喜歡用溫度高的水,但是過熱的水會增加皮膚表面的保護膜溶解,使皮膚更干燥。

3.不宜搓澡。搓下來的“泥”是皮膚保護膜。搓澡過于用力是引起皮膚瘙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4.洗澡時間不宜過長,10分鐘左右即可。過長時間的洗滌必然會將人體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

5.冬季洗澡宜選用中性浴液:冬節洗澡的時候我們宜選擇中性沐浴用品,以避免對于肌膚的刺激,洗澡時選用的浴液一定要選擇堿性小的,中性的最好。沐裕后最好涂一層可以潤膚、保濕的護膚品。每天必須多飲水,還可以在房內放上一盆水,或使用空氣加濕器,以增加室內的濕度,如有需要,可每隔數小時給皮膚噴點水,使皮膚始終處在一種較為濕潤的狀態。

6.適量涂抹保濕護膚品。在洗完澡5分鐘內涂抹,防止皮膚干燥起屑。

7.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減少體內水分的缺失。攝入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海帶;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等蔬菜,和膠質豐富的食物如豬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和酸性食物。

小心猝死!五個時刻千萬洗澡

1.血壓過低時不洗澡: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2.酒后不洗澡: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釋放,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3.飽餐后不洗澡:飽餐后洗澡,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4.勞累后不立即洗澡: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后,休息30分鐘后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5.發燒時不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標簽:
內容
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合山市| 湖州市| 正蓝旗| 怀来县| 会泽县| 海丰县| 南宫市| 龙南县| 荣昌县| 安宁市| 云南省| 类乌齐县| 巴彦淖尔市| 峨眉山市| 海晏县| 禄劝| 南部县| 双桥区| 全州县| 商河县| 肥乡县| 大埔区| 公安县| 襄垣县| 汉中市| 铜陵市| 镇沅| 渑池县| 广灵县| 花垣县| 兴隆县| 修武县| 甘德县| 盖州市| 内乡县| 双流县| 乌鲁木齐市| 尉氏县| 永兴县| 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