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估”的初接觸,“數”的再拓展
《數數數的組成》這節課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的第一課時,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感受100以內數的大小,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與數感。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2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所學的,并且對于100以內的數,學生也已在生活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原有經驗,讓學生們在一個一個數小棒的過程中,感受100有多大,同時強調拐彎數。此外,通過數手指活動,讓十個小朋友參與游戲,再次十個十個地數,強調10個十是一百。之后,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小棒,從而探究出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本節課是教材中第一次涉及“估”的意識。在這節課中,我先出示了100根小棒,讓學生們猜一猜這些小棒有沒有100根,從而引出要把這些小棒數一數。猜小棒是否有100根,這屬于數學上一種簡單的估算,但是在出示100根小棒后,學生很快變齊聲回答100根,他們知道這節課要學什么,所以缺少了估的意識。這時我便引導著他們去對比,讓學生明白100比之前學習過的20要多得多。估算應該是有根有據的,和猜并不一樣。
這一節課其實大多數時間是在帶著學生們張口數數,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首先是為了強調每個拐彎數,帶著學生按照順序從頭到尾一個一個的數。但其實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按照順序從1數到100對他們來說并不難,缺乏了一些挑戰性。那么在數數活動中如何才能正確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感呢?這就需要數數活動的多樣化,不僅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跳著數,讓這個活動活潑起來,讓學生也充分參與進來。在一個一個數之后,又設計了數數活動,讓學生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十個十個數。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兩個兩個數是最陌生的,在練習中也要多多培養學生數感。
在本節課的上課過程中,數數到數的組成,每一部分都需要對應的練習。現在所倡導的教學是基于標準的教學,數學的課堂應該是由一些任務串組成的。評價任務應該融合在教學過程之中,以此來反饋學生究竟有沒有掌握。也因此本節課的時間把控上我做的并不到位,回想自己的教學環節,確實有重復的部分,應該更加精煉,畢竟本節課知識點相對比較多,數數所用的時間也相對比較長。此外,在評價學生時也要注意指出學生究竟哪里棒,哪里說得好。使用評價語時,不能一味地叫好,好在哪里,哪里做的好應該讓學生知道,這樣學生才覺得真實,覺得老師不是敷衍他,是他自己真的行。
一節課總是會越備越難,越備越深,所以要想上好一節課,務必要了解學生的學情,把握好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活動評價任務,在有限的上課時間里,達成教學目標,同時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一次授課,一次反思也是一次經歷,要繼續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鉆研,不斷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