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多人講述感染新冠后的故事 他們都經歷了什么?“我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核酸陽性進了方艙,他們會好奇我的個人經歷和感覺。我很愿意回答他們的問題,不僅僅是解釋,更多是一種科普。
——王佳驊,39歲,父母66歲,上海本地人
今年9月份,我在成都一家火鍋店用餐,與餐廳一名新冠陽性確診病例時空重合。在之后的核酸檢測中,我的檢測結果為陽性,然后被送到了方艙。
——尤軍,男,30余歲,現居成都,無癥狀感染者
我今年4月得的新冠肺炎。先是我老公,他前腳進方艙,后腳我也發病了。
那時候上海疫情嚴重,我們小區3月20日左右封控,我們兩人都在居家辦公,每天只有拿快遞和做核酸的時候會出門下樓。4月初,我老公開始出現癥狀,干咳,測體溫38℃,低燒不明顯。
當時我們擔心是感染了,每天都用抗原檢測劑自測,第三天,檢測劑顯示兩條杠,然后他就被送進方艙。
——左悅,32歲,籍貫江蘇南通,現居上海,白領
11月19日,我爸爸媽媽先后確認新冠陽性。雖然我的抗原當晚顯示陰性,但是我已經感覺到自己嗓子有點不適,所以整晚睡覺我都戴著口罩,也幸虧這一點得以避免弟弟有感染的情況。
我們一家四口,我、弟弟和爸媽,只有11歲讀五年級的弟弟沒被感染。
——麥麥,23歲,現居蘭州,畢業后二戰考研
康復
我曾經有朋友得過新冠肺炎,大約知道會“像重感冒一樣”,但親身經歷后還是覺得不太一樣,主要癥狀是眼睛脹痛,手腳酸痛,特別明顯。
感冒一般發熱出汗,然后就慢慢好了,這個病我感覺有點斷斷續續、反反復復,昨天我感覺好多了,今天我又覺得有點不舒服。但從進艙到11月18日,我覺得總體來講病情在慢慢好轉。
我每天和周圍的老哥們聊天,大家互相詢問今天的感覺,得病緩過來用了幾天,除了溝通交流,也有互相安慰的意思吧。
我是我們這一群人里進艙最晚的,其他人都已經出現過癥狀了,聊下來大多數人一般3-5天癥狀緩解,也有例外的,但不多。
——胡曜華,男,32歲,籍貫四川巴中,現居新疆和田,準爸爸
我家每個人的病癥大致相同,發燒、咳嗽、喉嚨痛,然后全身無力,感覺累。除了發燒的溫度,不同的身體情況會有一些其他差別。比如我有段時間喉嚨特別痛,我丈夫則是咳嗽比較嚴重。
轉陰之后還是有點癥狀,比如咳嗽之類的,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
4月18日,我媽和兩個老人被轉去單間式的公寓方艙,老人們反而情緒更穩定。他們每天沒有其他治療,一日三餐正常吃,大概10天轉陰后就回家了。
作為我家最早發病的人,外婆從出現癥狀計算,到最后轉陰出方艙,花了大概20天。外公和媽媽比這個時間短,我和丈夫更短一點,差不多十天。
我外婆有肺部疾病,她最嚴重的時候,人沒有力氣,想睡覺。那時晚上睡覺時,我能聽到他們的房間里傳來咳痰的聲音。
沒得新冠之前我外婆平時晚上也咳嗽,但那段時間咳得多,延續時間長。不過無論發燒還是咳嗽,只要對癥吃藥,慢慢就都緩解了。
——Rachel,25歲,上海人,財務咨詢
頭疼發燒,這些癥狀都和感冒差不多,但是也有點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我沒覺得四肢無力,但是感覺髖關節無力。我兒媳婦則是關節發痛。
因為懷孕生小孩,她沒有打疫苗,我媳婦兒應該是家里癥狀相對嚴重一點的,但好起來的速度和我們差不多。
我從自己這一次的感受,感覺發病初期和感冒一樣,頭疼兩天,四肢無力,喉嚨干裂,四天五天的時候基本喉痛的情況開始好一點,一天比一天好。我按照網上說的,多喝水多休息,癥狀慢慢緩解,一周基本恢復正常。
——榮先生,50多歲,籍貫湖北仙桃,現居廣州海珠區,務工
測出“兩條杠”兩天后,我爸被送去隔離,當晚9點多,他在家庭微信群里說,自己好像發燒了,全身骨頭疼。他的癥狀大約持續了3到4天的樣子,第二天開始一直在咳嗽,然后他被拉去隔離酒店,之后就慢慢緩解。
我和老婆都是感覺渾身酸痛、骨頭疼、低燒,另外不想走路,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然后就是瘋狂想喝水。比如我,以前一天大概喝兩瓶600ml的礦泉水,那兩天我一天要干六七瓶。我老婆也是這個飲水量。
我們兩口子大概兩天后癥狀就沒了,我媽多持續了兩天,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出現其他癥狀。小孩檢測出來過一次陽性,后來就都是陰性了,也沒有出現過癥狀。
——王佳驊,39歲,父母66歲,上海本地人
我所在的方艙里,有一個巨大的會議屏幕,每隔兩天,會有一次專業醫生的視頻交流活動,安排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醫療方面的專家,很詳細地介紹新冠病毒是什么、發展到現在是什么情況、對以后有沒有影響等等。
前半小時是科普,后半小時是答疑。答疑部分除了回答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外,會著重關注特殊需求,主要針對老人和小孩的特殊情況,尤其會關注有基礎疾病的老人。這對新進方艙的人特別有用,對我們來說有很大意義。
這段經歷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細節,是方艙里每天晚飯后會給小朋友們放動畫片。小朋友們得到安撫,同時也在結交新朋友。另外藥品隨時需要隨時可以去拿,止咳也好,退燒也好,全都有,這也讓我更安心。
我16天后出的艙,從頭到尾我都是無癥狀,至今也沒有出現任何新冠肺炎的癥狀。我離開的時候,方艙里的人基本都走了。
——尤軍,男,30余歲,現居成都,無癥狀感染者
我的癥狀和丈夫完全一樣,咳嗽兩天,然后發燒兩天,基本上就好了。
他剛出現癥狀時,我們曾經焦慮過一陣,主要當時沒見識過,后來知道是怎么回事,到我發病時,就不害怕了。但是這個病的傳染性很強,真的很強,我們小區里,每家只要有一個人被感染,那就一定全家都陽性。
我們已經很小心了,家里每天都用消毒紙巾擦,我出門回來也要洗手。但最后還是感染。
——左悅,32歲,籍貫江蘇南通,現居上海,白領
我爸在進方艙當天已經基本都好了,緊接著就是我媽媽出現癥狀,咳嗽低燒,她說確診當晚渾身都疼,一夜沒睡。但也是兩三天基本緩解。
我一開始在家時嗓子疼,干癢、有點發炎,來到方艙后第二天,嗓子炎癥加重、鼻塞、輕微發熱,會出汗,頭暈。
到了第三天,病情時好時壞。有時像普通感冒,流鼻涕,偶爾打噴嚏,但是頭腦清醒;有時又很難受,頭暈、有黃痰,痰里有血絲,拉肚子。
23日,我的鼻塞、流涕更嚴重了,頭疼得厲害,惡心想吐。不過這兩天已經沒有了。
這是我到秦川方艙的第八天(11月27日),有點咳嗽、鼻塞、嗓子疼,比之前感覺好多了。
從家到方艙我們一直在吃藥,吃過蒲地藍消炎片、布洛芬、999感冒沖劑、板藍根、連花清瘟膠囊。布洛芬止頭疼很有用。
前兩天我答應弟弟,回家了給他做螺獅粉吃。我很喜歡吃螺獅粉,但估計出艙了還是吃不了,嗓子還不行吧。
但我出艙了想著可以好好在家睡一覺,不戴口罩地,順暢地睡一覺。
——麥麥,23歲,現居蘭州,畢業后二戰考研
愈后
我老婆一直沒有出現癥狀。因為是孕婦,她只能居家隔離。我每天詢問她身體情況,她都說沒問題,說自己心里有數。還好她身體向來健康,又有每天監測身體數據的習慣,我稍微放心一些。
確診新冠陽性后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買嬰兒用品,我們在和田什么都沒準備,連建檔都是在成都,現在老婆33周了,待產包、娃娃衣服、奶粉……都要馬上準備,還有在哪里生孩子,也要想辦法解決。這兩天我在和社區溝通,這是我眼下最著急的事情。
——胡曜華,男,32歲,籍貫四川巴中,現居新疆和田,準爸爸
我們兩個現在沒覺得和生病前有什么不同,新冠肺炎對青壯年來說問題不大,但要看自身免疫條件,因人而異。我聽說周圍感染了的人絕大部分是輕癥。
——左悅,32歲,籍貫江蘇南通,現居上海,白領
我覺得這個病對我爸媽是有影響的。一個是我爸體力明顯不如以前了。他以前帶著我兒子坐在地上玩,起身那一下是很快的,一點都不停頓。新冠肺炎好了之后他動作變慢,起身那一下會打個趔趄,然后才能站穩,這是以前沒出現過的。
他自己也會說現在很容易覺得累,陪小朋友玩一兩個小時,就覺得精神扛不住了。以前要騎車帶著孩子去公園,現在最多就在樓下玩一玩。
我媽患有腔梗,這個是老毛病,以前每半年需要去醫院輸液,一次一兩個小時輸完。新冠肺炎病愈后,她的輸液頻率上升到了一個季度一次。
中間有次因為拖得久了幾天,她出現了臉麻、手抬不起來的情況,我們趕緊又送去輸液。前兩天她去醫院,醫生還在加劑量,現在每次輸液要連續三天,每天輸兩個小時。
我爸媽打完了三針疫苗,事后他們覺得疫苗管用,至少癥狀來得快走得也快,而且不嚴重,難受都是當天的事,第二天開始好轉,第三天基本就沒啥事了。
——王佳驊,39歲,父母66歲,上海本地人
新冠肺炎痊愈到現在,已經過去半年。10月份我丈夫拍了CT,想看看肺部有沒有問題,結果完全沒有。
我外公外婆現在和得病前沒有兩樣,身體很硬朗,每天早上7點半起床吃早飯、聊聊天,經常牽著手下樓遛彎。現在上海20℃左右,他們前兩天還自己出去走了走。九月份我結婚,在南通辦婚禮,100多公里的距離,他們去現場觀禮,外婆還作為證婚人上臺發言。
上海剛解封時,我們和親友聊起過(得病)這件事,現在已經都不怎么提了。在我們家里,這事已經過去了。我們也完全不擔心后遺癥,現在已經過了半年沒有出現,我相信,以后就更不會了。
——Rachel,25歲,上海人,財務咨詢
我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核酸陽性進了方艙,他們會來關心我的身體情況,也很好奇我的個人經歷和感覺。
我很愿意回答他們的問題,一方面是避免造成誤會,另一方面,不僅僅是解釋,更多是一種科普。朋友也好,鄰居也好,他們問我,我都會講一講。
我覺得對新冠病毒相關信息的足夠了解,以及盡量充足、完善的后勤保障,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大家對疾病的恐懼。
——尤軍,男,30余歲,現居成都,無癥狀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