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wǎng)校一點通>職業(yè)網(wǎng)校 >   正文

書信格式范文800字 書信格式要注意哪些方面

導讀:書信格式范文800字 書信格式要注意哪些方面?書信一定要用稱謂,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長,還是老師、朋友。

膝下舊時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親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時常依于父母膝旁,家書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母的親愛、眷依之情。源出出于《孝經(jīng)》:"故親生之膝下,以養(yǎng)父母日嚴。"是說人幼年時,時時依于父母膝旁,后來轉(zhuǎn)為對父母的尊稱。

垂鑒 賜鑒 鈞鑒 尊鑒 臺鑒

鑒,即古代鏡子,有審察的意思。用作書信提稱語,就是請閱看的客氣說法。

垂,含居高臨下之義。

賜,上給予下叫做賜。

鉤,古以鉤陶喻國政,后稱宦官多冠以鉤宇。垂鑒、賜鑒、鈞鑒,多用于對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鑒,可用于尊長,也可用乎輩。

臺鑒適用較廣,“臺”有“高”義,對熟識或不熟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

勛鑒 道鑒 大鑒 英鑒 偉鑒 雅鑒 惠鑒

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yè)績者,可用“勛鑒”。

對道德君子、望重學者,可稱“道鑒”。

大、英、偉、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于友朋往來書信。

“惠鑒”,就是賞閱的意思,但語意分量較“賜鑒”為輕,適用于一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后輩學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鑒 愛鑒 雙鑒 芳鑒

致母親,可稱“慈鑒”。

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可用“愛鑒”。

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

女子間往來書信,可用“芳鑒”。

禮鑒給居喪者信,用“禮鑒”。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后,周恩來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士禮鑒”。

公鑒 共鑒 同鑒用于致團體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書“諸先生共鑒”等。

道席 講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

道席,多用為學生對師長的尊稱。

講席、教席,也是對從事教育、講學者的敬稱,但用于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不必有師生關(guān)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文人間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傳世垂史。

"函丈"源出于《禮記-曲禮》,向尊長請教時,要"席間函丈",意思是說,彼此的席位之間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長有所指畫;故用作對老師的尊稱。

覽 閱 知 悉 一般用于長對幼、前輩對晚輩的稱呼之后。

提稱語可以幾個詞疊加使用,如毛澤東致其師符定一(字澄宇)稱:"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見尊敬之意。

內(nèi)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阜新市| 白河县| 利辛县| 七台河市| 和平区| 华池县| 武乡县| 甘谷县| 乌拉特前旗| 衡水市| 奉新县| 济源市| 西和县| 横山县| 滦南县| 康平县| 奉新县| 金湖县| 闸北区| 沧州市| 开鲁县| 乌拉特中旗| 通州区| 祁连县| 剑阁县| 云阳县| 莒南县| 阿克陶县| 青神县| 墨竹工卡县| 东莞市| 分宜县| 和硕县| 临海市| 盐亭县| 达日县| 乐清市| 遂平县| 大冶市|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