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校一點通>社會資訊 >   正文

老人借房給重孫上學孫子拒還 背后真相實在讓人驚愕

導讀:老人借房給重孫上學孫子拒還 背后真相實在讓人驚愕!作為借房入學一方,更應秉持誠信原則,如非但不感念他人的慷慨相助,反而欲將房屋占為己有,即使讓孩子贏在了教育的“起跑線”,卻會讓其輸在道德的基本線。

法院審理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原被告之間的《贈與合同》是否真實有效?

法院經審理認為,贈與合同雖是無償合同,但此種無償往往基于受贈人對贈與人在感情、生活等方面照料的付出,尤其是涉及房屋等經濟價值較大且對贈與人具有生活保障作用的不動產,財產所有權人更會基于一定的目的作出贈與決定。綜合該案查明的事實,法院認為,沈奶奶與兩被告之間不存在真實的贈與合同關系。理由如下:

老人借房給重孫上學孫子拒還 背后真相實在讓人驚愕

第一,沈奶奶的贈與動機欠缺。雖然兩被告系沈奶奶之孫及孫媳婦,但二人并不與沈奶奶共同居住,未能提交對沈奶奶進行撫養照料的證據;

第二,有證據證明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目的僅為兩被告子女入學,而非真正的贈與。沈奶奶及其子女,包含方杰的父母均對此出具證人證言,方杰父母作為其至親,所作陳述具有較高可信度。

第三,方杰提交的《協商證明書》不能證明雙方存在贈與法律關系。該證明書中,記載的僅為涉案房屋“過戶在孫子方杰”名下,“過戶”即所有權的轉移登記,該客觀事實可能基于多種不同基礎法律關系而發生,并不能明確一定是基于贈與法律關系發生。

第四,沈奶奶與兩被告對該房屋的處理系無權處分。涉案房屋系沈奶奶與方爺爺夫妻雙方共有財產拆遷后的安置房屋,在方爺爺去世后,相關繼承人對該房屋享有權利。沈奶奶與兩被告在未經與其他繼承人協商的情況下,以贈與方式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系無權處分。

第五,兩被告以涉案房屋辦理子女入學手續的目的性較為明顯。經查證,兩被告之子確實在涉案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后,辦理了涉案房屋所在學區的入學手續,而兩被告并不在涉案房屋居住。

綜上,法院采信沈奶奶的主張,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雖然原被告雙方以簽訂《贈與合同》的方式辦理了涉案房屋的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但該行為系雙方共同的虛假通謀行為,應屬無效。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定,二被告應當返還案涉房屋,故沈奶奶要求二被告協助將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至其名下,法院予以支持。

另需說明,因本案不涉及案涉房屋析產分割問題,故未追加相關權利人參加訴訟。

最終,法院依法判決支持了沈奶奶的訴訟請求,判決作出后,雙方均服判息訴,現該判決已生效。(文中均為化名)

網友評論:

法官說法

我國民法典規定,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而“借房登記上學”會使房產這一重要不動產脫離真實權利人而存在。對真實權利人而言,該行為會產生極大的法律風險,因此應盡量避免類似行為;如必須從事該行為,則應擬定內容明確的協議,并邀請第三人作為見證方在協議上簽字;另外一定要盡早要回房屋所有權,以免出現房屋被抵押、拆遷而無法得到補償等不利情形。

作為借房入學一方,更應秉持誠信原則,如非但不感念他人的慷慨相助,反而欲將房屋占為己有,即使讓孩子贏在了教育的“起跑線”,卻會讓其輸在道德的基本線。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鲁甸县| 西丰县| 凭祥市| 三江| 阿坝| 中阳县| 石棉县| 曲阳县| 开原市| 株洲县| 兴业县| 阳西县| 庄浪县| 林芝县| 洛隆县| 兰州市| 西安市| 六盘水市| 米林县| 合水县| 威信县| 娄底市| 集贤县| 论坛| 蒙山县| 六安市| 海原县| 龙海市| 深州市| 咸丰县| 磐石市| 九龙坡区| 侯马市| 神农架林区| 深州市| 宿州市| 沅陵县| 长顺县| 华亭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