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校一點通>職業網校 >   正文

楚河漢界的來歷是什么 楚河漢界歷史典故介紹

導讀:楚河漢界的來歷是什么 楚河漢界歷史典故介紹。楚河漢界指的就是項羽和劉邦當時共分天下的界限,那么楚河漢界在今天的哪個省了?其實楚河漢界具體位置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滎陽市廣武山。

楚河漢界比喻什么

楚河漢界比喻戰爭的前線。指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出自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六回:“霎時間煙焰沖霄……仿佛槍林彈雨依稀楚界漢河。”

造句:

1、我跟善予已經站成了楚河漢界,我像一枚過河的卒子,再也回不了頭。

2、從此,北大橋將這座城市分成楚河漢界,我是一只死守楚河的象,這一生都不會踏入你的領土。

3、楚河漢界也變成了湍急的大河和標志敵我雙方的戰旗,喧殺聲、炮火聲、馬蹄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十分立體的戰斗畫面。

楚河漢界的來歷是什么 楚河漢界歷史典故介紹

楚河漢界的歷史典故

楚、漢在滎陽展開了長達四年(從前205年到前202年)之久的拉鋸戰。當時楚軍銳氣正旺,對滎陽加緊了圍攻,形勢對漢軍非常不利。相貌酷似劉邦的大將紀信為解漢王安危,為了漢軍的生存,決定犧牲自己,建議劉邦逃走。劉邦在陳平的勸說下,深被紀信之舉所感動,于是讓紀信穿上漢王服乘漢王車扮漢王出滎陽東門詐降,自己則趁機從西門出逃至成皋。項羽發現上當后即焚了紀信,攻破成皋。劉邦又迅速從成皋逃出,北渡黃河,軍至修武,得到韓信的援助,勢力又壯大起來。他接受以往教訓,決定采取深溝高壘和項羽作持久戰,以消耗楚軍兵力。同時,又派兵襲楚燒其糧草。秋天,項羽率兵東進開封、商丘一帶作戰,留部將曹咎守成皋。并再三囑咐無論如何不要與漢軍交鋒。漢軍得知情報后,多次到城下叫陣,曹咎擅自率部出城,欲渡過汜水與漢軍作戰。當船至河中時被漢軍突襲而敗,曹咎后悔不迭,自知無顏見項羽遂自殺身亡。

劉邦復取成皋,屯兵廣武,取敖倉之糧而用。項羽聞知成皋失守,急回師廣武,劉邦閉城不出。楚軍糧食缺乏不利久戰。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城東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澗要挾劉邦說:“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劉邦故作鎮靜地說:“當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懷王面前誓盟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要煮咱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聽后項羽更加惱怒,決定殺掉劉太公。這時,項伯勸項羽道:“殺太公不是時候,也對楚軍不利。”項從其言,太公幸存。項羽雖勇卻無謀。

此后不久,劉邦兵分兩路,一路仍在滎陽同項羽相持,一面派大將韓信抄楚軍后路,占領河北、山東一帶。從此漢軍有了更為鞏固的后方,關中的蕭何更是源源不斷地運來兵員、糧餉。而此時項羽則補給困難,危機四伏,形勢發生了逆轉,楚軍漸弱,漢軍日盛。公元前202年秋,楚軍糧盡,無奈之下與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即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鴻溝為界”故事的由來。

楚河漢界是哪條河?

“楚河漢界”并不是河,是指熒陽東南的一條鴻溝,在現今河南省滎陽市。

古時候楚漢爭霸時期有一段時間,項羽(楚)與劉邦(漢)雙方以滎陽東南的鴻溝為界,鴻溝以東屬楚,鴻溝以西屬漢,雙方各守疆土,互不侵犯,停止戰爭。

這條鴻溝就是中國象棋棋盤上所說的“楚河漢界”。

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中江县| 勃利县| 屯留县| 韩城市| 萝北县| 青岛市| 若羌县| 云林县| 成安县| 阿拉善盟| 沂水县| 潮州市| 德庆县| 湖南省| 炎陵县| 桦川县| 定兴县| 阜康市| 萨嘎县| 泗水县| 平谷区| 西宁市| 河南省| 同仁县| 横峰县| 宜君县| 三门县| 吉隆县| 镇赉县| 兴义市| 温宿县| 霍州市| 封丘县| 南江县| 宜兰市| 高清| 海兴县| 东丽区| 科技|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