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開學:孩子,你要信命,才能改運
微信公眾號:閑時花開(ID:xsha369)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也沒有一個寒假不會結束。
倒春寒的冷,擋不住迎春花的綻放。
父母親的罵,擋不住少年郎的成長。
寒假里的懶,也擋不住新學期的暢想。
又到一年開學季。
3月1日前后,全國各地,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從小學到大學,都陸續迎來開學。
作為一個靠讀書改運的窮孩子,家有神獸的老母親, 這兩年,我在學心理學,咨詢中也遇見了不少孩子,漸漸從“我家孩子”的局限里跳出來,看見更多樣更廣袤的成長樣本。
所以,今天,我給看到這篇文的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送上這10個殘酷真相,請一定要看完。
01
你要相信“命”,才能改寫“運”
孩子,我希望你能盡早相信“命”。
相信命,不是迷信,不是悲觀,不是自暴自棄,而是從小時候起,就看見客觀和事實:
知道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絕對公平的,清楚每個人的起跑線都是不一樣的,很多已然的事情,是誰也沒法改變的。
比如出身和家境、地域和父母。
然后,你才能回到自身去努力,去拼搏,去改寫。
而不是,學習的時候,看見張三打游戲,你也心癢癢;
看見李四玩手機,你也想玩會兒;
看見王五去泡吧,你也去當跟班……
你看見的,只是表象,你不知道的,才是江湖:
張三的爹是老板,李四的娘是領導,王五的家里有好幾座礦。
當你試圖從周圍人身上尋找心安理得時,是否清楚:
不是所有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不同魚的“命”千差萬別。
你不必效仿某些魚的悠然自得,更不必對那些拼命游泳的魚否定挖苦。
你要回到你自己的海里,該兇猛時兇猛,該決斗時決斗,該上場時上場。
因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相其實是:
你先認命,才能改運。
02
你可以不愛學習,但你要為自己爭氣
孩子,你身邊肯定有這樣的同齡人:
他們仇視父母,痛斥老師,嘲諷學校,流里流氣,罵罵咧咧,認為所有人都在害他們。
如果你善于觀察,一定會發現,這樣的人,是學業和生活都一塌糊涂的人: 他們搞不好自己的事情,才把無法自處的憤怒,投射到最近的人和事上。
他們不知道:
一個孩子,其實是有責任的。
這責任,就是自我成長和自我建設的責任。
學習有快有慢,成績有好有壞,名次有高有低,這些算法,也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全部標準。
但善良,敬畏,吃苦,自律,努力,這些精神,卻是每個孩子需要養成的責任。
擁有了這些精神,并在它的鼓舞下,找到那個樂觀自信的自己,錘煉出謀生的本領,不逃避,不抱怨,夠勇敢,能擔當,才是少年孜孜的初心。
而這,也是你好好學習的意義: 學習,不是一時的事兒,而是一生的事兒。
你考上考不上重點大學,都沒有關系。
但你奮斗一場,獲得的那個勇敢沉穩的內核,卻事關長大的自己。
<55tr.com>page55tr.com>
03
你之所以拖延,是恐懼于開始
這世上99%的孩子,都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但只有40%的孩子,做到了知行合一。
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于能不能把“我想”,變成了“我能”。
幾乎每個存在學習障礙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癥:
他們想得非常周全詳盡,卻在一拖再拖中,浪費掉大好光陰。
拖延癥的本質,是想法和行動嚴重不一致的自我懲罰。
因為想得太多,又總是做不到,所以干脆自暴自棄,避免開始。
孩子,我從不期待你成為一口吃成胖子的人,但我祝愿你成為小步慢走的人:
從小處著手,從簡單的開始行動,每天只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走一小步有一小步的足跡和收成,在自我獎賞的愉悅里,一直往前走。
走得久,走得遠,就走出了大路,走向了花開。
04
你有權喜歡偶像,但更要建設自我
當一個又一個年少的孩子,為追某個流量明星深夜失眠、痛哭流涕,甚至拿著父母的血汗錢,給明星當后援,且因處理不好追星和學習的關系,給我寫信時,我才確認:
繁盛而瘋狂的娛樂文化,對這代孩子影響有多大。
每個時代的少年,都有他們自己的偶像,這是一個人成長中,需要通過外在幻想,來彌補自我缺憾的療傷。
這些偶像,可以是科學家和學者,也可以是藝術家和演員。一個文明而包容的社會,不該給每個行業刻意分高低貴賤。
但是,孩子,所有的偶像,都是凡人,所有的凡人,都不完美。
你不必沉迷于偶像的光環,而忘記自己的責任。
在你的衣食住行,仍需父母供養的年代,你最大的夢想和最佳的偶像,是自立自強的自己。
所以,不要拿父母的血汗錢,去投食空中樓閣的偶像,要回到自己的責任里,去回饋父母的供養。
當你足夠理性溫柔,你終將懂得:
我們這一生,粉過誰,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是誰。
<55tr.com>page55tr.com>
05
不一味對抗父母,要努力超越他們
這些年,我遇見的那些跌落黑暗的孩子,100個人中,99個人都犯了同一個錯:
他們一直都活在和父母的對抗里,最終卻成為了父母否定的那種人。
他們一直都非常討厭父母的缺點,最終卻漸繼承了父母最糟糕的一面。
不一味對抗父母,并不是讓你自欺欺人地說:“父母都是對的,必須聽父母的。”
而是,冷靜客觀地看待父母,知道他們的問題,看見他們的控制,明白他們的偏見,仍堅定不移地回到學業和責任里,做好自己。
等有一天,你考上了父母這輩子都不敢想的學校,抵達了他們這輩子都不可能到的地方,擁有了他們這一生都不會習得的智識,遠遠地把他們甩成一個影子,你就會懂得:
生而為人,我們的能量非常有限。
如果把這能量拱手讓給憎惡,就會跌落深淵。
如果把這能量賜予給奮斗,就會抵達高山。
06
別過度摻和父母情感,他們不會為你而改變
孩子,我知道,你常常會為父母的相愛相殺而憂傷。
你非常希望自己是《你好,李煥英》中的賈曉玲,能穿越回過去,給媽媽換個丈夫,或給爸爸換個妻子。
在他們情感破裂、明爭暗斗的深夜,你甚至想跑到他們面前,大聲說出那句憋在心里很久的話:
“你們為什么不離婚?”
你更害怕,哭泣的媽媽或懦弱的爸爸,歇斯底里地說:“我不離婚,還不是因為你!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不活了!”
這讓你覺得自己是個罪人。
理解你。
但我還是想告訴你:
別管他們。
真的,別管他們,你改變不了他們。
他們不相愛也不離婚,不是因為你,而是他們都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他們相愛相殺,一方強勢,一方懦弱;一方出軌,一方譴責;一方像吸血蟲,一方像宿主過活……
他們看起來像一個肇事者,一個是受害者,但本質上,他們都是肇事者,也都是受害者。
他們在相互傷害里,面目猙獰,不分你我,習以為常,難舍難分。
他們的問題,需要他們自己,斷舍離,或去和解。
他們給你提供了親密關系的壞榜樣,但我期待你能相信:
你強大起來,珍貴當下,深愛自我,擁抱未來,就能避免他們的哀傷。
<55tr.com>page55tr.com>
07
你不必害怕孤獨,但你要學會反擊
很多孩子,尤其是中學和大學的孩子,常自述和其他人搞不好關系。<致開學:孩子,你要信命,才能改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