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書畫鑒定的主要依據是書畫的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書畫的時代風格是指同時代的書畫家在彼此藝術表現上的共通性。這種共通性是指這個時代的總特征,它不為其他時代所有而為這一時代所特有。以書法來說,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秦代小篆、漢代隸書,時代風格立覽可辨。唐代以來,雖然書體齊備,但同一書體的時代氣息也各不相同。
六朝繪畫氣度寬緩,人物造型是“清羸示病之容”和“瘦骨清像”,而初唐的人物畫,面部豐滿,體態修長。至中唐,人物的臉型圓潤,體態趨于豐腴健碩,這與六朝畫不同,人物形象區別很大。山水畫在南宋以前,構圖大都是上留天、下留地的“全境山水”,到了南宋中期馬遠、夏珪等人的山水畫中才出現“一角”、“半邊”的構圖取景。元代繪畫趨向水墨干筆的山水、枯木竹石、梅蘭等為主題的構圖,遺貌求神,以簡逸為尚,重視創作中主觀意趣的抒發,把自然景物當作畫家移情寄興的一種手段,和宋畫對自然景物的求工求似形成鮮明對照。書畫的時代風格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生活習慣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因此,它在藝壇上具有支配力量,任何書畫家都要受到它的影響和制約,只要把好時代風格關,大量偽品就能在這道關口露出原形。
所謂個人風格,是指書畫家由于所處的歷史環境、階級地位、品質情操、生活經歷、師承淵源、審美觀點和創作實踐的差別,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藝術風貌。以南宋四大家為例。劉松年、馬遠、夏珪的山水畫雖然都出自李唐,水墨剛健,布局多取邊角近景,山石作大斧劈皴,但又各具特色。劉松年較李唐的畫法精細清潤,沒有承接李唐后期山水畫簡筆、奔放、水墨淋漓的作風,而是加以收斂,略偏于穩重和濕潤。馬和夏的作品面貌很相近,但也有不同之處。一般看來,馬遠的筆法嚴整,夏珪筆法草率。馬遠和夏珪所畫的房殿亭閣,前者線條整飭,后者線條不夠規則,或斷或續,亦點亦線。馬遠畫松針多車輻狀,用濃墨線勾后再加淡墨線或花青線復勾;夏珪畫松針也是車輻狀,但多是芭蕉扇狀,無復勾,松針根數比馬遠少而且潦草。馬遠點樹葉茂密濕潤;夏珪點樹葉多干燥、尖剛,也顯草率。當然,每個書畫家早、中、晚年的筆法面目總有些變化,我們只有掌握了作者不同時期的特點,才能認識其作品全貌。
書畫的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時代風格是從個人風格而來,而個人風格又受時代風格的影響和制約。時代風格是斷代,個人風格是斷人,兩者都是鑒別畫的主要依據。
一等收藏搞書畫。為什么?因為自古大的書畫收藏家自己本人就是大書畫家,吳湖帆,啟功,黃賓虹,徐悲鴻。。。。都是書畫家兼收藏家!所以,想要辨別真偽,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學書畫!
上一篇:書法求鑒定真假?
下一篇:初次練字該選什么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