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3年山西工學院錄取分數線:一、山西工學院2023錄取分數線(在本省)山西工學院2023年在山西省(普通類本科二批B段)最低錄取分數分別為:理
2023年山西工學院錄取分數線:
一、山西工學院2023錄取分數線(在本省)
山西工學院2023年在山西省(普通類本科二批B段)最低錄取分數分別為:理科399分、文科422分。
二、山西工學院2023錄取分數線(在外省市)
1、在內蒙古(普通類本科二批)最低錄取分數為:理科349分
2、在河南省(普通類本科二批)最低錄取分數為:理科490分
3、在河南省(較高收費本科二批)最低錄取分數為:理科476分
4、在江西省(普通類本科二批)最低錄取分數為:理科485分
5、在遼寧省(普通類本科批)最低錄取分數為:物理類441分
三、山西工學院錄取分數線一覽表2023(官方最新發布)
包含2023年山西工學院在各省市錄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線等。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線
內蒙古(本科二批)理科34954991333
云南(本科二批及預科)理科47156202405
河南(本科二批)理科490167514409
較高收費(理科)476193156409
湖北(本科批)物理類48291235424
貴州(本科二批)理科44363879371
福建(本科批)物理類47471825431
安徽(本科二批)理科464121545427
新疆(本科二批)理科356-285
黑龍江(本科二批A段)理科36354869287
寧夏(本科二批)理科40013425340
山西(本科二批B段)理科39992380396
文科42224034418
重慶(本科批)物理類46060611406
四川(本科二批)理科481129734433
陜西(本科二批)理科41382572336
文科46422829403
甘肅(本科二批K段)理科40945125337
河北(本科批)歷史類48834572430
物理類479127535439
青海(本科一段)理科3887626330
廣西(本科二批)理科42484271347
上海(本科批)綜合41339440405
江西(本科二批)理科48585858445
海南(本科批)綜合54523302483
遼寧(本科批)物理類44171316360
天津(本科批A段)綜合51034734472
山東(普通類一段)綜合481212826443
湖南(本科批)物理類468112794415
浙江(平行錄取一段)綜合536122014488
廣東(本科批)物理類505134873439
江蘇(本科批)物理類497130481448
北京(本科批)綜合47736889448
山西工學院各專業錄取分數線2023
本科批物理類
在河北物理類考生中,山西工學院各專業錄取分數線2023是479分~510分。下文是山西工學院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具體情況。
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510分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510分
3、電子信息工程:503分
4、財務管理:502分
5、軟件工程:501分
6、物聯網工程:501分
7、國際經濟與貿易:499分
8、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499分
9、通信工程:499分
10、自動化:497分
11、能源互聯網工程:495分
12、建筑學:495分
13、車輛工程:494分
14、智能制造工程:494分
15、機械電子工程:493分
16、工業設計:492分
17、物流管理:491分
18、土木工程:490分
19、環境工程:486分
20、應用化學:484分
21、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483分
22、采礦工程:483分
23、化學工程與工藝:482分
24、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479分
本科批歷史類
在河北歷史類考生中,山西工學院各專業錄取分數線2023是488分~509分。下文是山西工學院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具體情況。
1、財務管理:509分
2、國際經濟與貿易:491分
3、物流管理:488分
附:2022年山西工學院各專業在山西省錄取最低分數線一覽表
院校專業批次/科目最低分
山西工學院(B)國際經濟與貿易本二B(文科)452
山西工學院(B)市場營銷本二B(文科)452
山西工學院(B)財務管理本二B(文科)453
山西工學院(B)物流管理本二B(文科)451
山西工學院錄取分數線2022(在其他省市)(2023參考)
省份學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線
安徽(本二)山西工學院(2781)理科470120882435
山西工學院(2781)文科50434378480
北京(本科)山西工學院(1421-01)((太原))綜合類46332157425
山西工學院(1421-02)((太原))綜合類46431985425
重慶(本科)山西工學院(1423)((公辦)(辦學地點校本部))物理類46759310411
福建(本科)山西工學院(3043)(專業組506(孝義市)(公辦))物理類47069586428
山西工學院(3043)(專業組999(孝義市)(公辦))物理類47566606428
甘肅(本二)山西工學院(1337)((朔州市))理科41447678345
廣東(本科)山西工學院(13534)((專業組201))物理類500143138445
山西工學院(13534)((專業組202))物理類500143128445
廣西(本二)山西工學院(13534)((理8)(學校所在地山西省朔州市。咨詢電話03495686167、5686166))理科40990577343
貴州(本二)山西工學院(1889)((山西朔州))理科42072806360
海南(本科)山西工學院(032302)((原本科B批))綜合類53324179471
山西工學院(032301)((原本科B批))綜合類53523687471
河北(本科)山西工學院(1471)([公辦])歷史類49536039443
山西工學院(1471)([公辦])物理類475120971430
河南(本二)山西工學院(較高收費)(6642)((原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各專業辦學地點山西省朔州市開發區長寧街11號。))理科459210875405
山西工學院(6642)((原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各專業辦學地點山西省朔州市開發區長寧街11號。))理科480170904405
山西工學院(6642)((原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各專業辦學地點山西省朔州市開發區長寧街11號。))文科49448998445
黑龍江(本二A)山西工學院(3130)((朔州市))理科39749858308
湖北(本科)山西工學院(F34601)(第01組(公辦)(山西))物理類46289834409
山西工學院(F34602)(第02組(公辦)(山西))物理類46488458409
湖南(本科)山西工學院(1430-001)(第1組(山西朔州))物理類468104374414
山西工學院(1430-002)(第2組(中外合作辦學或國際項目)(山西朔州))物理類48091572414
江西(本二)山西工學院(6132)((校址山西省朔州市))理科47389457440
山西工學院(6132)((校址山西省朔州市))文科50230109472
吉林(本二A)山西工學院(1472)((山西省朔州市13534))理科39645332327
江蘇(本科)山西工學院(343901)(01專業組(原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朔州))物理類481125619429
遼寧(本科)山西工學院(3534)((山西公辦))物理類46162807362
內蒙古(本二A)山西工學院(B99)理科36348020323
寧夏(本二)山西工學院(1463)((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理科40914226350
青海(本一)山西工學院(1319)((山西省朔州市開發區長寧街11號))理科37411036335
山東(1段)山西工學院(D534)((山西公辦))綜合類472216855437
陜西(本二)山西工學院(1618)((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開發區長寧街11號))理科42081987344
山西工學院(1618)((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開發區長寧街11號))文科46023524400
上海(本科)山西工學院(32201)((辦學點校本部))綜合類38937956400
山西工學院(32203)((辦學點校本部))綜合類40435837400
山西工學院(32202)((辦學點校本部))綜合類40635561400
四川(本二)山西工學院(1498)((地址山西省朔州市開發區長寧街11號)(認同并全部執行四川省少數民族加分項目和分值))理科483118419426
天津(本科A)山西工學院(11972)(2組(山西))綜合類50034940463
山西工學院(11973)(3組(山西))綜合類50533930463
山西工學院(11971)(1組(山西))綜合類50933086463
山西工學院(11974)(4組(山西))綜合類51032904463
新疆(本二)山西工學院(2680)((山西省朔州市))理科35725658290
云南(本二)山西工學院(1417)((原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開發區長寧街11號)理科48160696430
浙江(1段)山西工學院(1423)((朔州))綜合類533127819497
附:山西工學院簡介
山西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于2021年成立的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理工類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校園規劃占地面積1277.9畝,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規模暫定為12000人,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招生。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辦學理念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教育目標的有機統一,面向區域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朝陽產業設置專業,在強調服務區域重大戰略的同時,也保證了專業的實用性,學生就業搶手、待遇好、職業發展空間大。
學校爭取省市資源大力進行師資、實驗室等教學條件建設。引進學術大咖為二級學院院長,構建二級學院院長、學術帶頭人、博士骨干教師、雙師型人才的師資架構。擁有山西省煤系高嶺土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煤電污染控制及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校內實踐教學資源豐富。學校以建設現代產業學院為抓手,堅持“高校+產業研究院+龍頭企業/行業”的特色發展模式,與駐地區域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開展緊密合作,共享企業信息、人才、技術與物質資源,基于區域企業資源面向全國全行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